诊断前沿的故事‖教育教学诊断报告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编说:

    教育教学诊断与老师们的日常教学息息相关,是调整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参照。但无论是老师们拿到个人的报告,还是教研组长们拿到整组老师的报告,都难免会面对一大堆图表,不知道从哪里看起,困惑于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做出实际的改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位特级教师,同时也担任北京十一学校课程研究院副院长、政治学科主任、教研组长的刘梅老师是如何“打开”教育教学诊断报告的吧!

注:本文根据刘梅老师在北京市第八中学进行分享交流时的录音稿整理而成



教育教学诊断就像我们平时做的健康体检,我们每年可能都定期做体检,当你拿到体检报告时,大家想看到哪些信息?会如何对待体检报告的结果?当我拿到的时候,我就想看一看我哪些指标合格,哪些指标不合格,哪些指标状态非常好,哪些指标需要注意。教育教学诊断报告就像体检报告一样,精准性要更强一些,以前我对我上课效果好不好的判断依据,就是感觉这个课我舒不舒服、讲得酣畅不酣畅、学生反应好不好,凭感觉更多一些。其实,做教育教学诊断就是要走向精准,而走向精准就需要整理一些数据,让这些数据更好地来指导我们下一步的活动。



“打开”诊断报告

看诊断内容

作为学科主任,一定要从整体上知道学校在哪些领域进行诊断,也就是学校的重点发展方向,比如说前两年探讨“教师幽默风趣”这个指标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个指标加进来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把这个加进来,在师生关系上它的着力点在哪里。

看诊断指标

要看诊断指标的变和不变,最终意图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及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比如说16年题目是“老师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17年变成“老师能够支持和促进我自主学习”。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我们通过学科研讨就知道,我们现在是基于标准的学习,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种工具,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自主学习的路径在哪儿,你给学生提供哪些支持的资源,提供哪些自主学习的问题。诊断指标中一句话的改变,背后是教学行为的变化,是观念的变化,这是我们要重点分析的。随着教育教学诊断的指标越来越科学、具体,也就越来越能够指导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

看数据表

在看数据时我首先要看所有教学班的结果,可能整体非常不错,但有个别老师需要关注。其次要看同一个老师他的所有教学班,比如一个年轻老师教四个班,其中有一个班是良,我对他可能会先鼓励,然后帮他分析在哪个地方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看分析报告

在数据分析报告中,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例如,17年和16年初中的数据,整体上初中的政治都高于全校的平均分,但是与16年相比,个别题目还是稍稍退步的,这是对数据的整体分析和纵向对比分析的结果。另外,我们还进行了外部和内部分析,前者是我这个学科与本学部各个学科之间的对比关系,后者就是我们学科各年级的对比情况。

除此之外,我们还重点关注进步和需要支持的老师和教学班,像我们之前引进过来一位很优秀的高级教师,他第一年来的时候,可能没有完全适应学校整个教育教学理念。第二年之后,他的数据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们就会对这样的老师进行对比,看他怎么调整的,并且做一个经验分享。还有需要支持的教学班,一个高三老师的有一个需要支持的班,老师本身非常好,所以影响他诊断结果的还有很多因素,包括学生,学习模块,复习进度,等等。

马克思说过发现问题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打开这个数据之后,发现一些问题之后,更应该发挥数据的力量。



发现诊断的力量

教师在诊断反思中“精准”成长

诊断的力量首先体现在教师在诊断中反思,获得“精准”成长,这是诊断带给我们老师们的变化。

举个例子,有位新入职的老师在第一次诊断之后,觉得他自己完蛋了。后来他写了一个表格对诊断结果进行精细分析,包括他在高中负责什么,初中负责什么,问题严重的是哪几个方面,他对每个问题都提出了改进思路。比如说个别化教育的维度,5位同学给两星,14位同学给了三星,这位老师就建了微信群,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和沟通。教育教学诊断报告给他之后,他会很精准地找到自己的问题。他说:“在网上网购的时候,我要是看到差评的话,肯定就不买,一个人一旦给这个产品差评,无论是质量还是服务各方面,肯定会有一些瑕疵的地方。我的诊断结果出来之后,我也看了是哪些细节上出了什么问题,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我们在教研的时候也会一起讨论这些措施是不是可实现,可不可操作,效果如何,这就会助力青年老师的成长

“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

在全人教育、个别化教育这方面,我们的切入点是依托教育教学诊断实现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

我们的一个老师在3年时间里面,跟班里每个孩子谈过人生,谈过理想,其中有40%的一次谈两个小时以上,有30%的女生和10%的男生谈哭过。因为他坚信,所有学习的问题都不是学生本人的问题。最后他的行政班不仅仅是行政班,教学班不仅仅是教学班,他重视设计班级结构,调节班级氛围,关注学生学习以外的方面,把班级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一个上课就来、下课就走的教学班。因此,他的功夫在教学之外,实现了全人、育人,师生关系也在一次次谈人生、谈理想的过程中就实现了。

“教学路径”通向“学习路径”

在2016年教育教学诊断数据反馈中,高中政治在课堂效率稍稍弱一些,那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要从“教学路径”通向“学习路径”,你效率不高,个别化指导不好,还是眼中没有学生,因此我们必须分析学生,研究学习路径,调动学生自我认知系统,回归学习的原点。当时我们做问卷分析学生学习路径,提供个别化指导,比如说关于政治学习目前困惑是什么,还有关于课堂学习方式你的做法有哪些。然后,我们通过分类关注个别化的学生,但不是说每个人,可以是每一类人,对不同的学生,在他的学业基础上,我们采取不同的“招式”,来尊重学生的学习。

另外,我们课堂教学也进行了重新建构,以前我们是这样的,设定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引领讨论,分享观点,给出总结,这是我们常规的教学设计。现在我们的教学是什么样的呢:陪伴阅读,提出跟踪,释疑解惑,个性指导,同伴分享,点评提升,反馈完善。通过重新建构的教学路径就能够实现个别化,包括有效的指导,课堂效率的提升等等。我曾经有一次惨痛的教训,当时就是忽略了,或者说有的时候想当然了,就出现了问题,后来我们采取这种教学路径的重新建构之后,学生的评价有了很大改善。以前我们没有用心琢磨,没有分析这些数据结果的时候,就容易凭着感觉去做一些事情,那就是不精准,就会出现问题。

学科生态可持续发展

立足“协商式的评估”

我们借鉴了评估性的诊断,不是评价性的,就是帮着老师分析,哪些地方有什么问题,哪些地方有什么亮点、优点,然后发挥你的长处,解决你的问题。我们立足协商式评估,老师结合自己的情况,然后组内共同帮助老师,或者是组内搭一些平台的基础性建设工作。那么什么叫协商式评估,我们一张图来读懂它,这个图我们来看一下。

它是紧紧地围绕着教育学科诊断的指标来进行的,包括四个环节和三次重要的协商。第一个环节,就是我们让老师把他的困惑,把他的愿景,通过头脑风暴,第一次发现需求,就像找到一个出口。除此之外是自我规划,自己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比如说新入职的教师、骨干教师等等每个老师的目标规划是不一样的。继而,我们制定出一个标准,既有个性化的,也有共性的。最后学科搭建一些平台,用各方资源来助力老师的成长。在前三个环节之后,都会有共同协商修改的过程,这就是协商式评估的方式。

比如说,我们调研学科老师们不同的愿景,他希望每个学期都有一个教学创新点,他希望发表论文能够参与课题研究,他希望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也希望掌握信息技术等等。然后我们协商老师们的自我规划,老师们需要先进行自我分析,列出优势和不足,规划的角度、说明,实施的措施,预期的目标等等。在第三个环节,老师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一个模块的负责人,比如说教学设计、说课、解题能力、课件等等,负责人在跟老师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一个评估的量表,定期地开展一些活动,以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在第四个环节,我们对学科教师希望获得的资源与支持平台进行调研,然后搭建一个平台,开展了许多活动。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学科老师自身优势,量身定制学科内容。另外一方面,我们学科设计了不同的创新的教学活动形式,比如说学术讨论式的,绘制思维导图,探究,设计理想,还有案例分析等等。那么,这些活动开设起来之后,学科成为一个生态的发展。


我们所有做的事情,都是紧紧围绕着教育教学诊断的指标的,而且不同的时期去做不同的事情。现在我们学科在个别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我在老师心目中有较高的位置”、“老师风趣幽默”,虽然分数还好,但是我们依然觉得有一定的困惑。应该怎么理解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你得要让学生感受到,学生在你心目中的位置,而且平时要怎么样去风趣幽默地跟学生把这个关系处理好,这是我觉得是我们学科下一步要着重来做的事情。

其实我们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就有效果,不一定有效果,但是我们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方向是对的,因此我们努力做这件事情。用十九大报告的那句话说,撸起袖子加油干吧,谢谢大家!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