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从太乙真人探寻良好师生关系的真谛

如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 ——从太乙真人探寻

 

 

《哪吒2》票房全球超150亿,相信大家都为这个数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于电影里的角色,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个?是不再被定义为魔童的哪吒吗?是靠第二部洗白的申公豹吗?还是可爱自信、心态倍棒的石矶娘娘?作为教师的我对里面一个骑猪腾云的背影颇为感动。太乙真人法力不及申公豹,计谋逊于无量仙翁,操着“川普”方言,缺点明显,有时甚至不靠谱,但他的教学效果很突出,学生哪吒本领高强,有责任有担当。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话,太乙真人这老师还挺牛。

今年新学期李校开学初讲话的题目是:世间所有美好,都跟关系美好有关。他提到学校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相遇,师生关系融洽了,“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水到渠成。回归教育的本质来看,太乙真人就是当之无愧的好老师,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关系的背后太乙真人做到了哪些呢?

 

 

 

1.学会看见,教师要有松弛感

 

太乙真人在重塑哪吒肉身时,并未直接干预哪吒的选择,而是尊重其个性,尊重其“爱美之心”的修改需求。教育心理学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压力要适度,有点松弛感,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会更高。太乙真人会对哪吒说:学累了,走,为师带你踢毽子去。哪吒的叛逆与调皮,并非单纯的坏习惯,而是源于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他因为魔丸的身份被世人误解和排斥,内心充满对认可和爱的渴求。太乙真人正是看到了哪吒内心的脆弱与真实需求,才用爱与信任陪伴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他,真正的强者是能够包容和宽恕他人的。从而逐渐化解了哪吒的叛逆情绪,帮助他走向正道。这一点是佛外改变了我,以前的我眼睛里不揉沙子,说一不二的强势让我对学生的掌控欲很强。我想14班的出现是老天派他们来修炼我的。你想掌控谁?你又能掌控谁?每一盏灯仿佛都不省油啊!久而久之,我被14班学生练就了一个本事:事来了,不怕事,因为天天有事,每个事都是好事儿。这种松弛感来自:

一个信念——孩子“犯错”,只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你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的解决方案。

一个态度——孩子“犯错”你视为一个机会,还是一个麻烦?(一个人是不会发生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被爱,被尊重,被允许不改变也可以)

一个行动——孩子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

所有的不如你意,都是你该反观自照的时候。我经常说我幸亏是35岁接了这个班级,如果是25岁接,估计直接改行了。论个性,我的娃们不输哪吒,走上讲台14年,接了这个班,我才深刻思考,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我必须转念,35岁的我懂得了收放自如,给孩子们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所以初识让我质疑,我这是接了个什么神仙班级?再识,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琐琐碎碎的需求,让我看见了每个鲜活生命背后的可爱。

 

 

2.打破权威,教师要有亲和力与幽默感

 

太乙真人是一个乐观幽默的导师。他的幽默常常能化解紧张的气氛,让哪吒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他不高高在上,和学生打成一片,他从来没用师尊的架子去压哪吒,跟哪吒一起玩闹,一起闯祸。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在班级管理中,我也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用幽默的语言和方式与学生交流。开学第一天,有个男生上课铃声都响了,全班只有他还在过道上说话没有回到座位。我一走进班级,空气瞬间凝固,意识到自己还没回座的他略显尴尬。我就说:“邦邦,是不是寒假放鞭炮放多了,有点影响听力啦!”他嘻嘻一笑赶紧入座。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还能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进步。先有好关系,才有好教育。

 

 

3.包容试错,成长靠经历绝非经验

 

不急于求成,允许犯错。面对哪吒这样一个天生叛逆、充满能量且难以驯服的弟子,太乙真人没有一味地指责和打压,而是选择理解和接纳,像“托举雏鹰的风”,既允许哪吒在试错中成长,又在其坠落时提供支持。哪吒的调皮、叛逆和坏脾气,在太乙真人眼中并不是问题,而是需要被正确引导的个性特质。上学期开学初,我们班来了个插班生,他与主流行为不符,但却完全符合老师们眼中“调皮捣蛋”的特质。在原学校时,他是天天被老师投诉的对象,妈妈焦虑得准备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妈妈后来和我说:“老师,我都不敢和你说他以前的表现和问题。”我说:“相处了一段时间了,你不必说,我全都知道,只是我愿意给他时间。”

作为班主任,我没有天天盯着他的问题和缺点,因为我知道他的本质是个善良的孩子,所以包容他的不足和错误。他每天过得都很快乐,成长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我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虽然他做事总是忘记,而且经常弄得一塌糊涂。我专门把倒奶盒的任务交给他,因为这件事每天都要做,他每天都可以锻炼一次,这个工作最适合磨练他。结果他经常忘记,也经常扔得垃圾桶周围到处都是垃圾,经常是同学们提醒他、帮助他。我完全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一个省心的孩子,但我没有。我对他也没有太多的说教,因为我坚信他错着错着,有一天他会长大,自然而然就会做好这些事情。

 

 

4.因材施教,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

 

哪吒是“魔丸”,为了让他集中注意力,太乙真人用的这个乾坤圈,这是因材施教的一种做法。在班级管理中,遇到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情况,班主任要用不同的方法和话术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面对“疯丸”:

我班有个陈同学,开学第一天他在食堂的长椅上上演飞檐走壁。第一周他和同学打架、和生活老师动手、和其他班的班主任吵架。我请来了家长准备停宿,家长表示,为什么换了老师就变成这个样子?很明显,孩子今日的表现绝不是一日之功,他是个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的孩子,一点亏不吃,别人惹了他,他会多倍奉还。N次谈心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次。第一次,我和他讲大脑结构,从生理结构上让他明白为什么人会有情绪,情绪脑和理智脑的区别,识别情绪并试着在情绪来时让自己冷静。另一次是期末最后一次谈心时间,我利用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把他归为“自己人”。我说,在这个班级里,你和我的性格是最像的,其实我们是同一类人,他很惊讶地看着我。我们都不会主动去欺负别人,但是只要别人欺负我们,那就另当别论了。但这并不是说利益受到影响我们就要双倍甚至多倍还回去,我们要判断自己的利益受伤害的程度,有时吃亏是福。然后我给他讲我的真实经历,最后告诉他,他是男生,格局要打开,将来是要做大事的。

 

面对“歪丸”:

我们班的莫同学“歪”到体育课上女生肚子疼请假不跑步,他就认为不公平。这种孩子,我会引导他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每一句言语和每个行为背后的念是什么。他说:“我也不想跑。”

有正念,行为才会正,念不正,行为就会有偏差。这次谈话,我刻意随手记录我谈心的大纲:第一步谈了什么,孩子怎么说的,第二步解决了什么,孩子的反馈如何。这样做是为了条理清晰地和他的律师爸爸反馈孩子的情况。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我相信每位老师手中都有一串不仅形状各异而且五彩斑斓的钥匙。

 

 

 

5.以身作则,传递正确价值观

 

太乙真人自身虽有些小毛病,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坚守正义。他的慈悲为怀、宽厚待人的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哪吒。如果说接手14班我做对了哪件事?那就是公平公正,绝无偏心。孩子们把这个看得很重要,仿佛遇到不公平的事,他们可以为之拼命。一身正气的“疯丸”、“歪丸”等各种丸子会第一时间感应到。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一直认为:思想决定行为,方向比方法更重要!我重视每一次班会课,精心准备每一节班会,力求通过班会解决班级实际问题。小组凝聚力不强时,我利用两次班会,专门对学生进行团队小组建设,玩一些拓展游戏。这些都是我上学期上过的班会课题:1.优秀是可以装出来的(培养习惯);2.三只羊事件——人因何立足(学会诚信,责任,担当);3.幸福班级(甘愿的心——顾全大局,无私奉献);4.关于手机的两个真相(家长总反映学生玩游戏,认清游戏的真相——大数据操控);5.伤害老师的十大行为(学生不尊重老师);6.科学用脑(了解海马体);7. ... ...

像马斯克开了发布会等这样的新鲜时事,也是我班会课上和学生分享的内容。开学前我鼓励家长们领孩子去看《哪吒2》,开学第一课,我就和孩子们深入分析从每一个人物角色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从导演饺子身上我们又能学到什么。

 

 

6. 与家长同频,家校统一战线

 

哪吒成才,绝非太乙真人一人的功劳。哪吒愿意牺牲自己,拯救整个陈塘关,更主要是受父母的影响,尤其是他们对哪吒价值观的坚定引领,努力使哪吒实现不在乎众人恶评的自我认同。看到李靖夫妇最开始对哪吒的不抛弃、不放弃,太乙真人才随之改变观念,也开始试着相信哪吒的魔丸属性可以转变。

同频目标:家校合作中,我很重视班级群的经营和管理,我经常分享一些学习资料,因为我也是一个家长,我也关注家庭教育,和家长共学共做学习型父母。

同频情绪:我会随手拍一些有亮点的照片,分享到群里,班级群里的氛围很轻松,家长也会很自然地和我互动。记得上学期刚开学社团课报名时网页出现崩溃情况,有的家长在群里反馈说在开车不能及时关注,我会说:安全第一,好好开车,一会能报了我给您打电话。有的家长没报上孩子喜欢的课程,在群里说:这样搞就不对,应该按班级来,一个班一个班报。我就说:对,然后建议把14班排第一。有的家长就在群里说:何老师是懂得提供情绪价值的。其实家长冷静过后,她会发现自己的要求有多无理,可作为老师,我们不妨和她同频一会儿,顺势而为。

同频需求:有家长在成长足迹里留言“希望老师多提供一些让孩子展示锻炼的机会。”收到,安排!我还不忘在家长会上感谢这位家长,然后说:看何老师的执行力怎么样?暗示将心比心呀。于是有了我们班级每次班会课上5-8分钟的分享环节,这些都是上学期孩子们的分享:浙江之行一起走进红船,学习制作银耳羹,认识鱼腥草,遇见墨尔本的小企鹅。

在谈师生关系时,我觉得不能只谈师生关系,还要谈家校关系。我问DeepSeek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它给出的答案是:二者互为基石,前者聚焦个体成长中的教与学,后者构建协同育人的支持网络,二者共同编织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

 

教育中的“祛魅”

 

我们回到太乙真人,他确实不够完美。他通过插科打诨、嬉笑怒骂包裹深沉期待,展现了教育者无需扮演“神明”,而应成为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伙伴。回归现实生活中,教师本就是普通人,本就不可能尽善尽美,瑕不掩瑜便也无伤大雅。他确实本领不够高强,但他却能促使学生习得高强的本领。他能与家长形成合力,使有可能走歪路的孩子走正道、行正义。太乙真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要不断学习,精进自己,从理论到实践。感恩14班的孩子们让我成长。新学期,愿你我都能从“雕刻作品的匠人”变为“点燃火种的引路人”。正如影片所传递的,教育不是塑造“完美作品”,而是让每个灵魂在自由与真实中生长。

 

 

我们的愿景

做中国基础教育学校生态改变的引领者和助力者

 

我们的使命

专注学校诊断,促进更多学校走在为了每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路上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