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进行诊断工具的校本化修订?

小编导读

新学期开学一个月了,我们的诊断启动会也陆陆续续开展过半,针对本学期启动会上大家共同关注的“如何有效地进行工具的校本化修订”这个问题,小编做了系统的梳理与解答,希望能扫除小伙伴们的迷茫与困惑。

启动会现场



01

诊断工具修订的五个步骤

对于首次进行诊断的项目,其诊断工具的校本化修订可能要多费点时间和精力,通常需要经过下图所示的五个步骤:

(点击图片,放大观看)

在这个过程中,E智慧团队会从测量学、评估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出发,提前做好工具研发工作,为学校提供诊断工具建议和蓝本;而校内自我诊断工作组则重在根据学校实情和需求,通过与E智慧团队、诊断者和被诊断者的充分沟通,最终实现工具的校本化修订。



02

以教育教学诊断工具修订为例

下面,我们就以各个学校最为常见的“教育教学诊断”为例,来探讨一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诊断工具的校本化修订。


通常对于第一次做教育教学诊断项目的学校,E智慧会根据对学校的了解、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以往的诊断经验,给出一个工具的建议版本,学校以此为参考来进行工具的校本化修订。

很多做过教育教学诊断的学校会发现,我们的教育教学诊断与很多学校现有的“评教评学”不同,它并不是简单地从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设置指标来“评价”和“管理”老师,而是旨在从全人教育、个别化教育、课堂效果、学科教室、受学生喜爱程度和作业情况这几个观测点出发来进行“诊断”


其实,这涉及到诊断的根本出发点问题,即我们的教育教学诊断究竟是为了去评价和管理老师,还是启发教师进行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心态和行为,增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促进教师的自身成长?


如果我们把出发点定位为后者,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诊断在工具上就要特别注重导向性原则(具体指标和题目既要反映学校“说的和做的一致”,还要体现“目标和要求的一致”)、可观测性原则(工具的内容应是具体、客观、可观测、可实践的)和激励性原则(指标要具备积极的、正面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题目的表述要充满“正能量”)。


正是遵循这以上三点原则,又立足于当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要求和改革方向,再结合着在数十所优质学校多年实际运用的经验,以及与国内教育实践专家、优秀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反复、深入交流与讨论,我们才形成了学校教育教学自我诊断工具的这六个观测点。理解和把握好这六个观测点的意义和内涵,是有效进行诊断工具校本化修订的前提与基础。



03

教育教学诊断的观测点解读

(点击图片 放大观看)

1. 全人教育。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仅仅是指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对于各学科教师而言,能否通过学科教育激发学生发展的内驱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树立目标、自主规划是该观测点下关注的重要指标。全人教育观测点的设立也是学科育人、全员育人的具体体现。


2. 个别化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已成为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共识。个别化教育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该观测点下的诊断指标强调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关注,能够发现其优点、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通过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激发其学习兴趣等。


3. 课堂效果。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其达到的效果。这一观测点下各具体指标的设置代表着每个学校所提倡的、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课堂理念。如:强调教师应该风趣、幽默,创造气氛活跃的课堂;课堂能够灵活多样、有特色;主张学生的主体性和高度参与性等。


4. 学科教室。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科教室的建设。在选课走班背景下,学科教室不仅是学生上课时使用的场所,同时也是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活动时的主要场所。因此,要重视学科教室的建设,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5. 受学生喜爱程度。强调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古话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教师是否受学生敬爱,能否做一个真正走近学生的陪伴者和帮助者,在学生身边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是检验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测量点。


6. 作业情况。作业是学习内化的必要过程,但也常常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元凶”。因此,作业布置的“质”与“量”是学校、学生非常关注的指标,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行为调整的重要抓手。作业量的大小,作业难度是否适中,作业能否让学生有收获,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反馈是否认真、及时都是检验作业质量的重点。


除此之外,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班,我们还会设定一道“给老师点赞”的主观题,通过学生真诚的赞扬带给教师以激励,同时,这也是引导学生发现教师优点的有效方式。

 



04

诊断工具的校本化修订

对工具有了正确深入的理解之后,学校就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校本化修订了。修订的时候需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1.  学校现在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有着怎样的师资水平?

2.  学校教育教学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  学校想倡导和引领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向是什么?


结合这些思考再来进行诊断工具的校本化修订,就会使修订工作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没有头绪。

 

我们来举个例子——

 

“个别化教育”的观测点下,E智慧给了三道题目的建议版本,学校A在对题目进行校本化修订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中正在大力倡导的“鼓励学生提问并要求老师有问必答”这个内容,新增了 “老师鼓励我大胆提问,并能做到有问必答”一题;在“全人教育”的观测点下,学校B考虑到自己学校还有部分小学生参与答题诊断,为了照顾他们的理解力水平,“老师注重帮助我确立目标,指导我做好规划”的表述改为“老师注重帮助我在学习和做事的过程中有目标、有计划”。这些都是对诊断工具的校本化表达。


再比如,在“课堂效果”这个观测点下,E智慧给出一道题目范本“老师风趣、幽默”,学校C觉得这道题对老师来说有些困难,也可能产生歧义和争议,于是改成了“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对我有吸引力”;学校D与学校C的顾虑是一致的,但是当学校进一步深入理解、明晰“风趣幽默”并不是肤浅地指老师会讲笑话和段子,而是指向课堂学习的轻松无压力,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时,最终选择了保留这道题目——因为这是学校目前所缺乏的、未来想倡导和引领的方向。


此外,还有一些简单的修订,如学校E没有学科教室,就去掉对于学科教室的诊断题目;学校F没有外教课,就去掉对外教课的诊断题目。有时候这些“删除”是暂时的,因为许多学校在看到其他学校有这些项目时,也会默默反思自己,然后努力改进,诊断工具的校本化修订有时候也是学校查找自我差距的一个机会与途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工具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高低之分,立足校情、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工具修订达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价值引领的过程,正所谓“要什么”就“诊什么”,“诊什么”就是“倡导什么”。诊断既要摸清现状、发现问题,又要明确导向、树立方向、引领未来。


05

小提醒

最后,对于工具的校本化修订,小编还有几句提醒:


1.不要一头扎进对“题目表述”的修改。很多人对工具校本化修订有一种误解,认为所谓的修订就是改一下题目的表述,从而使得修订沦为简单的改词改句。真正的校本化修订要从学校需求出发,立足现状面向未来,把修订过程与引领过程有机结合。


2.工具的修订要注重倾听诊断者与被诊断者的声音,尤其是要倾听学生的声音。我们的诊断是基于学生并且为了学生的,学生的想法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的工具究竟能否测到我们想要的,作为答题者的学生的想法对我们至关重要。


3.重视工具修订的引领作用。仅仅为改而改,远没有达到工具修订的真正意涵。诊断并不是在结果出来以后才发挥作用的,在工具修订的过程中,诊断已经在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了。


4.首次诊断的项目一定要不惜用力去沟通去修订,对于非首次进行诊断的项目,只需要对个别有必要调整的题目进行微调,我们提倡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工具的稳定性,以便于历史追踪与对比。


5.题目不是越多越好,要考虑到学生的答题时长,题目过多会因为增加了学生的答题负担而造成无效答题率的上升。针对每个诊断项目,E智慧都会给出一个合理的答题数量供大家参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