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与新朋友共同踏上诊断征程
继“老学校”诊断项目启动之后,10月份以来,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陆续又有几个新的学校加入到E智慧这个大家庭。通过启动会的分享、交流和讨论,大家对学校自我诊断的目的、意义和具体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正式开启了本学期学校自我诊断的工作。
新学校的诊断启动会与老学校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两个环节:初识诊断和工作安排讨论。下面就跟着小编来看一下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吧~
第一部分:初识诊断
启动会上,新学校的诊断组刚刚成立,大家其实都迫切地想要知道 “诊断”到底是什么。于是,E智慧团队围绕“什么是学校自我诊断”以及“为什么要建立校内自我诊断组”两部分内容,向新学校诊断组的老师做了分享。在分享中使老师们明晰“诊断”的内涵与愿景,并对“学校自我诊断”的框架和实施流程从整体上有了大致的了解。
北京中学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
与此同时,我们还聆听了学校诊断组对诊断工作的感受、想法和期待,解答了诊断组老师们的疑问和困惑。在初次见面时,通过深入的交流和互动,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双方的了解,为诊断工作在学校的落地奠定了基础。
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
广州市真光中学
第二部分:工作安排讨论
分享过后,便进入了本学期要实施的诊断项目及相关工作安排的讨论。这一过程往往是最重要也是最耗时的。
为了让“诊断”能够很好地在学校落地,E智慧团队以“批判性的促进者朋友”的身份为学校提供了相关的诊断项目建议,从基础、学校领导力和文化的宏观掌控,到教育教学、年级和处室的微观把握,在双方的讨论中最终确定本学期的诊断内容。

为了确保收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E智慧团队向诊断组的老师们分享了基础数据准备和诊断前“动员”工作的相关要点及值得借鉴的小技巧,方便后续工作的推进。
积极的讨论和交流,深化了诊断组老师对学校自我诊断的认识,为后续诊断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山东省济南燕山学校
山东省济南第十二中学
新学校的启动工作还在继续进行,接下来北京、广东、山东等地还会有新的学校加入自我诊断的共同体。
学校给予的信任,对我们E智慧团队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前行的动力,也敦促我们在寻找志同道合者的过程当中,始终保持着认真、审慎的态度。
我们将会与诸学校一起砥砺前行,继续为学校的改进和发展助力,让学校在与时俱进中,成为学生快乐成长、有效学习,教师幸福工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