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前沿的故事‖遇见更好的自己


     分享我的一个成长故事给大家:


     小时候我的身高远远矮于同龄人,甚至可以用“异于常人”这样的词来形容,长大后我曾听亲戚们说起此事,他们曾怀疑会不会是所谓的“小侏儒”,劝母亲带我到医院检查。但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从来没有因为我的身高而烦恼过。她送我去学舞蹈、绘画、主持、唱歌……


      在那个年代,母亲的行为显得很特别。我还记得有一次舞蹈排演节目,过于矮小的我在队形中很难安置,回家后我不安的问妈妈,自己会不会被淘汰下来。我记得母亲当时什么也没说,却问我哪个舞蹈动作是现在所学中最难做到的。那天开始,每天我都被逼着在家练习那个搬腿,站不稳就加时。


      后来有一天,老师发现我搬腿特别直且稳,很是惊讶,把我安置在了队形的最前面正中间——最瞩目的位置!我记得那天我特别兴奋的告诉母亲这个消息,母亲却一点也不意外:“你当然会在最重要的位置啊,因为最难的动作只有你做得最好啊…..”即使小小的我,也明白了母亲逼我练习的用意。

 

      我曾不止一次听见别人对我身高的嘲讽,但每一次我都可以用我的特长或努力,找到弥补我缺憾的办法。即使后来我的身高猛增和常人一样,我仍特别感谢这段成长经历,像是上天给我早早的历练。所以,我很少抱怨、更相信再大的难题也会有解决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强大我自己。

     

      因此,小学时,我不是班里最有能力的孩子,但却担任了班长、直至大队委员。因为老师说我是最懂事最积极的孩子。


     中学时,我不是班里学习最棒的孩子,但却担任了学习委员,甚至被评为“省三好学生”。因为老师说我是最刻苦最愿意分享的孩子。


     大学时,我不是班里最有背景的孩子,但却成为了外院女生部部长,甚至成为最早入党的先进分子。因为老师说我是最有想法并最有担当的孩子。

     

      我的成长经历一次次告诉我:成功并不需要最强、最优,我只需要努力做好我自己。所以,我愿意接受挑战,发现未知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必须预见

      其实,说心里话,第一次见到自己的诊断分数时,我有些惊讶。我个人感觉我的得分应该更高,所以心里多少有些不满。但是当看到与年级学科等平均分的对比时,我又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每项都高于平均挺好的。然后我就把这个数据束之高阁了。

      

      直至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来,我所教的其中一个班级成绩很不理想,可以说我教出了自己从教生涯以来的历史最差。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之前,我根本没预期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这不禁让我有些害怕:我不怕做不好,更不怕失败,但这次,我是不知道为何会败。面对数据,根本预见不到接下来可能会面临的结果,更别提看到数据可以预见未来的发展潜在问题了。所以利用假期,我静下心开始反思,也就拿出了这组数据开始研究。



遇见,始于发现

       首先,我横向对比,发现在全人教育、个别化教育、课堂效果和受学生喜爱程度这四项内容中,我的课堂效果和受学生喜爱程度是比较好的,而全人教育和个别化教育是相对弱一些的。尤其是在“老师注重我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培养,让我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我能感受到老师很关注我”“老师帮助我树立自己的目标并做好学习规划”这三个细分支,我的得分较低。 


      我发现这三条有些空洞,虽然和学习都有关,但又好像很难找到具体的落脚点。想到这,“落脚点”突然给了我灵感。作为老师,我的教学主阵地就只有课堂了,所以落脚点最好、也只能是在课堂。而我的课堂效果得分明明比较不错啊,我自己也一直对自己的课堂比较有信心:我基本上节节课都认真备课,课堂环节尽量紧凑生动,而且重视落实。


       这三条落脚点怎么放在课堂上呢?


       我把分项反复读,最终提炼成了几个问题:品德和习惯的培养——学科育人;老师很关注我——授课与学习模式;树立目标和做好规划——学习方法。这样就清晰明了了。我要想办法解决学科育人、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这三个问题。



遇见,乐在研究

      针对这三方面,我开始思考解决办法:再次翻阅了教学大纲并结合着教参,把每一个模块的话题都思考了一个与现实相关的话题,并将此渗透到一个模块的教学中去。比如:第一模块Lost and found 我就引到社会公益问题;第二模块what can you do 我就借着课文话题竞选引到担当和自信;第三模块 making plans我就借着谈谈做好时间规划的重要性和方法等等。

 

      其实有时候就是短短的5-10分钟,但是这样的一种交流和探讨我发现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们会觉得英语原来并不是枯燥的ABC,也不是学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出国就啥也用不着。

      

      他们感受着英语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以及通过英语为他们打开更多可能性的大门。要说这就是学科育人,肯定是不行的。但我个人的真实感受是:以前提到这个词,总感觉虚无缥缈,怎么去落实实在不知所措。但是现在我至少觉得,与其盯着自己还拿捏驾驭不了的“阳春白雪”,不如脚踏实地的做点能引起共鸣的“下里巴人”。

      

      再说说授课和学习模式的变化。这点得益于外出学习。接触到了一个新的软件——英语流利说。以前也使用过英语趣配音和百词斩,但是往往不了了之,而且发现学生的使用情况也不是很理想。


      我总结了一下原因:一是对学习软件的认识不足。把它仅看成是个工具,自己对软件没有深入研究。觉得能用就用,怎么用、谁用、用什么内容等都从未仔细思考。二是对使用学习软件缺乏指导和评价。自己使用时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就推荐给学生,推荐后就不再过问了,任其发展。学生随着时间热情逐渐淡化,甚至有部分同学因此爱上了上网,而不是爱上了学习。三是学生实际需求和软件并不相配。看见文华使用就模仿,但是广文的孩子基础弱,能力不够强,百词斩和趣配音对于孩子们来说偏难,课本已经让他们应顾不暇,哪还有心思去再扩展?


      吸取了以前的经验教训,这次我分了三步走:首先自己下载使用且基本摸清内容和使用方法后再推荐给孩子们。然后将最基本、最简单且最实效(有所学课文相关)的内容演示给孩子们,并配合上及时的微信群点评和PK赛,以点带面;最后鼓励孩子们去发现更多的用法并且设置打卡积分制,最终养成习惯。

  

      孩子们的口语打卡热情很高,一个小小的软件改变了好多问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了;英语学习模式由课上固定的45分钟变为了课上+课下互动;因为可以单独随机点评,增加了与孩子们学习上的交流沟通,解决了我的“老师关注”问题;家长们知道中考口语测试的政策,感觉出我是一个有长远目光、有计划和策略的老师,对我的信任度和支持更好了;英语背诵一直是一个难题,要么不得法、要么不愿开口,现在通过课文闯关的朗读形式,无形中对课文反复熟悉,降低了背诵的难度,也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对于树立目标和方法——学习方法这一问题,我抓住了几个契机:一是通过每次试卷讲评,用分析题目来讲解学习方法和做题思路,脱离了抽象的原理方法,孩子们结合着题目会更明白,也更易操作。二是借用孩子们练习口语打卡热潮,我又借机提出分层打卡:部分同学应该在能力拓展上得到进步,因此可以阅读打卡;而有的同学基础较弱,我们就可以单词打卡。这样分层任务的设置,鼓励了更多的孩子学习英语,既适合不同水平的孩子,也解决了个别化教育这一项的问题。



遇见,方能成就

      其次,我又分析了我自己出现问题的原因。两个班级的英语水平存在差距,而我忽视了班级之间的不同班情,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的班级,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同时,对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学生了解很透彻,但是对于非班主任班级的学生了解程度不够,导致学情把握也不准确。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我潜意识里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开始成为阻碍我成长的不良因素,经验有时候恰恰是我前进的桎梏。

  

      所以,我经常和入职老师们交流,也去听入职老师们的课,从中发觉自己新的生长点和找到自己的不足。越是这样的心态调整,越让自己觉得再次焕发了教学的新生:感觉自己一切都像从头开始,充满着动力和激情。


      新的结果再次证明,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接受每一次挑战,我们和孩子都将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 end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