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聚焦‖解密芬兰的教育质量标准及其评估机制

说到芬兰教育,大家是不是马上就想到芬兰中学生在PISA测试中多次名列前茅的优秀表现? 对于芬兰教育的高质量大家经常将之归功于芬兰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充足的学习与福利经费支持、完善的教育体系等等,但实际上,芬兰良好的教育质量标准引领及其评估体系也为之出力不少[1]。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芬兰的教育质量标准及其评估机制吧!


芬兰基础教育质量标准

为了推进芬兰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2009年芬兰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质量标准(Quality criteria for basic education),明确了基础教育改进的方向和要求,而这正是基础教育质量实施有效评估的重要手段和依据[2]


芬兰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包含中心指标和外围指标两种(如图1)。中心指标指的是与学生有关的要素,包括课程实施,教学与学习安排,学习、成长和福利支持,包容与感化,家校合作和安全的学习环境。而外围指标则是服从或是服务于中心指标的指标,包括管理、人员、办学经费和评估。

图1 芬兰基础教育质量标准框架图[2]


芬兰基础教育质量标准的中心指标和外围指标的内容均包括指标描述、质量标准和质量发展问题。其中,中心指标的实施主体权责更加明确,自治市和学校的指标内容有所不同


表1 外围指标内容(以管理为例)[2]

表2 与学生有关的指标内容(以课程实施为例)[2]


芬兰新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自1991年正式废除教育督导制度,为了监督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的有效落实,芬兰逐渐建立了以教育评价网络为核心的新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这个监测体系分为国家、地区(区、市)和学校三个层次,有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部分[3],外部评估主要由教育评估委员会(Education Evaluation Council,EEC)担负,内部评估则指自治市和学校的自我评估,涉及对象有市政府、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等。


EEC外部评估的内容比较广泛:从区域教育有效性跟踪、补偿教学到学生福利服务,从特定水平的教育问题到如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等专题评估[2]


自治市开展的内部评估内容则由各区、市自行决定,如对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测[3]


学校是教育评价的最基层评价主体和主要的评价客体,且芬兰已经废除督导制,因此学校内部评估在整个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学校内部评估的内容包括教学服务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等,通常由学校自评、教师自评和学生自评三部分组成,且以评价学生学业成就为主。学业成就评价的呈现方式多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根据课程中制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对学生成绩划分等级,等级范围有从4到10个水平,其意义分别是:4为不合格;5为合格;6和7为满意;8为良;9为非常好;10为优秀。而且最后呈现的评价结果,不仅有课程评价等级,还有教师评语。[3]


总的来说,相较于教育督导制度,新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四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减少了外部力量,强化独立性;二是加强教育评价研究,强化专业性;三是鼓励多方主体参与,强化合作性;四是弱化监督管控功能,强化服务性。[4]


芬兰清晰明确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和完善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教育质量提升的新启发,实际上,这种启发也在落实当中呢,比如我国的《教育规划纲要》中已提出“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5],比如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网络的逐步建立等等。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能明确落实、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能系统完善,从而切实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文由E智慧诊断评估整理,改编自以下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1] 田雨. 中芬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比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 田腾飞. 芬兰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及其评估机制探析[J]. 比较教育研究, 2013(4):54-59.

[3] 丁瑞常, 刘强. 芬兰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探析[J]. 比较教育研究, 2014(9):54-58.

[4] “学生综合评价”公众号文章《芬兰的“教育评价网络》

[5] 中国教科院教育质量标准研究课题组, 袁振国, 苏红. 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及其制定[J]. 教育研究, 2013(6):4-1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