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聚焦‖教师成长“靠组织”——你有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吗?

导读


教师学习共同体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促进教师合作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Boyer在报告《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中强调,在学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是有效的学校教育首要且最重要的要素。

关于教师共同体的研究中,最为广泛认可的两种共同体的类型为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PLCs)和实践共同体(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oPs)。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PLCs)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来源于学习组织理论,是学校里老师一起合作去持续探寻、分享学习,并将其作用于教学与学习中,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组织。具有以下五点重要特征

1

学校领导者支持教师共同体发展之外,要与教师共同担任该组织的领导者,教师有一定的自主权,能够制定工作安排、做出决策、形成组织文化,最终促进教师发展。

2

共同体内部通过讨论形成共同的价值、愿景与目标,并在每个人的教与学中进行落实,组织内部要形成信任性的关系,合作达成目标。

3

重视合作学习及应用的重要性,所有成员通过持续的反思性对话、交流,共同对课程、教学、学生发展等进行讨论,整合不同教师的经验与资源,不断激发新的知识和技巧。

4

组织内部通过互相听评课等活动,对课堂和教学存在的优势和问题等进行基于改进而非评价性质的研究和讨论,促进个人的教学实践。

5

支持性的环境对共同体的效果至关重要,这其中包括物理性的支持,比如何时、何地、如何开展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也包括“人”的支持,如组织内每个成员发出自己声音、进行分享的能力和意愿,互相尊重和信任等。


不难发现,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和特征与我国中小学内教育教学的业务组织——教研组、备课组有较多相似之处

研究者单志艳对我国的教研组与西方的教师专业共同体进行了比较,提出我国的教研组虽然在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但教研组活动更关注教师如何“教”,对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学”关注不够西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将教师看作专业人员,作为一名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教师在共同体中通过合作学习、共同研究获得专业发展和成长。

此外,我国教研组的管理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行政化、权威化的特点,相比来讲,在反思性的专业探究、尊重与信任方面需要加强



实践共同体(CoPs)



实践共同体的概念是基于社会和情景学习理论产生,指一群人基于共同的问题或共同的兴趣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通过互相学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有效的实践共同体的构建应基于以下三点重要原则:

1

实践共同体基于日常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需要,以共同体的形式进行相互的交流、经验分享,这个过程里打破了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界限,教师间形成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

2

有共同的目标愿景,并为此共同努力。目标愿景包括了教师个体的愿景和团队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由教师个人愿景不断协商而成的,是共同体存在的基础和导向,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3

建立共享的知识库和协商机制。在实践共同体中,成员要分享和共享学习资源,并互相对话交流,促进反思,建立一种协商、合作的文化。


此外,实践共同体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自然发展和灵活性,实践共同体并不需要特别创立,基于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下,新成员不断加入,所有成员以开放性、分享性的心态去模仿、整合、学习彼此的经验,不断进行新的实践,并获得自身的专业成长。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实践共同体可以发生在各个地方,可以是正式的学习活动,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学习活动。事实上,对实践共同体的提出最初正是源于人类学家对非正式学习的关注。






无论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还是实践共同体,其实在策略和目标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都强调共同体共同的价值、愿景和目标——促进教师的“教与学”,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强调开放、分享、互助、合作的重要价值。除了教研组和备课组,基于共同的问题、共同的兴趣和共同的目标,多种学习共同体都能够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专家就在身边,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共同体了吗?



参考文献

 单志艳. (2014). 走向中国特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教研组变革. 教育研究(10), 86-90.

Vangrieken, K., Meredith, C., Packer, T., & Kyndt, E. (2017). Teacher communities as a context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61, 47-59.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New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